分类信息
各地考试

当前位置:首页 » 事业单位 » 事业单位面试 » 正文

国考十九年之变化


时间:2013-04-08 来源:事业单位考试网 浏览次数:110  【华夏培训网:中国教育培训第一门户

2013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考试录用公务员的公告、大纲和职位表一经公布,在社会上立即引起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实际上,无论是

2013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考试录用公务员的公告、大纲和职位表一经公布,在社会上立即引起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实际上,无论是“苦差事”还是“金饭碗”,这些冲击着我们神经的话题都只是表面现象。 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11年,全国共有1177余万人参加公务员考试,录用62万名公务员。这期间,“国考”到底经历了哪些改革?为何会出现这些变化?又或者哪些规则没有改变?了解这些,对于那些有意报考公务员的考生应该是一个必要的认知依据。

近几年,公务员招考的报名人数越来越多,导致社会上出现了“公务员热”,但热度越高,你便会发现公务员考试的必要性。认真回顾一下公务员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历程,在对公务员招录进行深入了解的同时,也会增强“凡进必考”的责任感。

1980年,邓小平同志提出要勇于改革不合时宜的组织制度、人事制度,要健全包括招考制度在内的一系列干部人事制度,并提出:将来很多职务、职称,只要考试合格,就应当录用或授予。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尽快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要求。

1993年10月1日起实施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对国家公务员的义务与权利、职位分类、录用、考核、奖励、职务升降、工资保险福利、辞职辞退、管理与监督等作了规定。

1994年6月《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的颁布,标志着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正式建立。考试录用国家公务员工作开始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党的十五大和十六大又分别提出了“完善”和“健全”国家公务员制度的要求。2006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公务员法》规定: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以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用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至此,公务员考录工作正式进入法制化轨道。

考试大纲 近年变化不大

10月12日,招考机关发布了2013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招录公务员考试大纲,令一些人大跌眼镜的是,招考大纲的内容与去年相比,没有变化。实际上,自2010年以来,招考大纲的内容就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了。

对此,很多人非常不理解,有人会认为招考机关图省事,不愿意调整等。其实,这些都只是表面现象,如果换个角度,我们不难看出"不变"的必要性。”

公务员考试是一种能力考试,是综合素质测验,不是知识考试,不是临时的突击和死记硬背能够提高的。既然这种能力的提高是综合性的,要靠平时的积累,就必须保持相应的稳定。

事实证明,公共科目《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和后来加入的面试,共同组成了公务员选拔录用的考察内容,既吸引了国外的先进政府管理经验,又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成功范例。

考题形式 经历数次微调

回顾公务员制度确立以来的历届“国考”,你便会发现“稳”虽然是一个大前提,但变化也是在不断进行着。

1994年,公务员制度正式确立,但第一次考试却是1989年,当时称作“国家工作人员录用考试”。较大规模的录用一般采取多个部门联合招考的形式,较小规模的则采取各个部门单独招考的形式,考试内容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公共基础知识》。前者占10%,后者占90%,主要含哲学、毛概、邓论、政治经济学、法律基础、行政管理、文秘知识等。公务员制度建立后,在原来基础上,增加《写作考试》,包括:公文写作、命题作文、给材料作文等形式的作文。

2002年,公务员录用考试进行了更大力度的改革,取消了公共基础知识科目的考试,把一些公共基础知识作为常识纳入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这样“国考”就变成公共科目两张试卷:《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大大简化了考试,并一直保留至今(有些省市仍然保留《公共基础知识》一科的考试)。

2006年施行《公务员法》后,根据相关规定,将考试类别调整为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所有依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的招考职位为综合管理类,考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一》、《申论》两科;中央垂直管理机构地(市)以下所有机关及部分中央垂直管理机构中的省级机关和直属机构,部分依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的招考职位为行政执法类,考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二》和《申论》。
     

2007年《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一》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二》合并,不再体现职位的类别,从而使考试题型比较稳定。而对于综合管理类与行政执法类考生的分类测试在《申论》中体现,一直沿用至今,笔试没有结构性变化。

岗位描述 不怕实话实说

2013年“国考”具体职位表公布以后,瞬间让不少考生“凉”了心。颠覆了公务员“稳定”、“保障好”、“有地位”的形象,变成了“辛苦”、“风险”、“服务期长”的现状。

第一,往年的热门职位,如今却是满眼苦差。中央部委、国税、海关、边检等过去的“香饽饽”,有半数以上岗位都在向考生传达着“苦差”的信息。以国税系统为例,“国家级贫困县”、“欠发达地区”、“不提供宿舍”等备注比比皆是。海关系统的备注更多也更直白,一些岗位明确标明了需要“24小时倒班,体能良好,住宿自理”;一些岗位或多或少出现了“露天作业”、“工作强度大”、“体能要求高”、“经常出差办案”、“适合男性”这样的字眼。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厅市局所招的9个纪检监察职位,无一例外都标明了“常年出差”四个字。

第二,历年的“冷门”职位,今年也依旧“自揭其短”。水利部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所招录的一职位“需常赴抢险救灾现场,条件艰苦,适合男性”;国家海洋局要求“能够出海”、“能够坚持节假日加班”、“适应经常出差”。一些边远地区“本单位最低服务期五年”等。

“其实,这些备注条件并不是偶然的,之所以公布岗位实际情况,一是让考生有心理准备,做到理性报考;二是减少岗位浪费和机会成本,避免往年很多人不了解情况,考试过关却放弃职位的情况;三是更重要的一点,间接告诉社会,当今的公职人员早已进入一人兼多职,常常超负荷工作的状况了,特别是基层公务员,加班加点已经成了常态。”所以,想要躲清闲的人,要考虑清楚了。”

理解了这一点,就不难发现今年招考有很多“亮点”。比如,深化诚信有关规定(弃考、试考将收入公务员诚信评价体系)、完善规范“2+X”的专业考试(部分职位需要加试专业技能)、加强信息公开的力度、细化职位限制条件等等。

招录条件

面向基层倾斜

虽然被泼了一盆冷水,当今年陡然增多的招考人数也让不少考生欢呼雀跃。

“事实上,自开展考试录用公务员以来,得到各级党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支持,每年都会拿出数千个职位用于招录考试。”2006年,为解决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问题,中央国家机关拿出1万多个职位用于招考公务员。从那以后,一直稳定在1万人以上,并始终按一定比例增加。2013年国考,招录人数超过2万,“比去年增加2000多人,可谓利好继续”。

而且按照中央有关要求,近年的招考始终坚持从基层中来的导向,注重从工人、农民中,从优秀村干部中,从大学生村官等服务基层项目的人员中考录公务员,使考录政策能够适应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的需要。

比如,2009年起省级以上综合管理岗位,超过70%的职位招收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2011年除部分特殊职位外,几乎全部招收基层工作人员,同时专门选择一些职位只针对服务基层项目人员招考。

今年,延续这些政策的同时,进一步明确拿出12%左右的计划专门用于招收大学生村官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中央直属机构市(地)级职位、县(区)级及以下职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拿出10%左右的计划专门用于招录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大学生村官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

“希望大家在复杂的情况面前,一定不能急躁,更不能盲目择业,而是应该明确社会的需求,了解自身优势,锻炼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对待公务员考试,更是明确动机。”理性报考,科学备考,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事业单位考试

©2015 hxp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3002816号-1
华夏培训网唯一网址www.hxpx.com